声明
历下区建制沿革
编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历下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四年) ,设历城县,治所在历下。历下属济南郡历城县。
公元1376年(明代洪武九年),承宣布政使司从青州移历城。从此,历下古城是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
1913年属岱北道历城县,1914年属济南道历城县。1929年设立济南市,历下为济南市第一、二、三区。1937年历城县治所迁出。1948年9月济南市解放初, 行政区划沿用旧制。1948年10月成立区人民政府。1949年3月, 济南市区行政区划调整。1951年1月,城区改称第二区,第三区改称第一区。同年6月,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第一、二区各设5个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街道工作。
1960年5月, 历下区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所辖街道办事处改称分社。1961年5月,济南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市东区,旭日1分社和东郊分社划入历下区。1962年12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市区分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保留旭日分社和东郊分社。1964年11月,旭日分社改称工业二路分社。1967年2月, 东郊分社和工业二路分社建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10月,东郊和工业二路两个革命委员会解体,所辖非农业人口分别划归东关街道革命委员会和解放路街道革命委员会,1980年划归郊区管理。
1979年9月, 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菜市大队、东关大队划入历下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姚家人民公社阳光大队划入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向阳大队划入历下区司里街街道办事处。
1982年2月, 历下区将趵突泉和正觉寺两个街道办事处经十路以南地区划归新成立的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将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历山路南段以东地区划归新成立的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将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历山路北段以东、东关街道办事处花园路以南地区划归新成立的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
历下区行政区划
编辑2010年,历下区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办事处 ,78个社区、21个村。14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龙洞街道、智远街道、舜华路街道。[1]
历下区人口民族
编辑2010年,历下区人口约96万。其中,常住人口56万,户籍人口52、8万,流动人口40万,人口出生率7.34% ,死亡率4.58%,自然增长率2.76%。辖区有少数民族有40个(回、满、蒙古、朝鲜、土家、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666人。[1]
历下区地理环境
编辑历下区位置
历下区
历下区位于济南市城区东部。北纬36°39′45″,东经117°1′37″。[4]
历下区地质
历下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山东地块泰山隆起北侧,北临济阳坳陷。地质情况较简单,历下区南部即黑虎泉以南至千佛山一带,分布着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和中统的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地层。其中下统为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它的上部含燧石结核和条带, 地层厚度为106.92米;中统按照沉积韵纬划分为三组六段,每组的下段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角砾状泥灰岩和白云质泥灰岩,厚度为31.63米至46.70米, 每组的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和豹皮状石灰岩,厚度为121.09米至226.46米,产珠角石化石,中统总厚度为678.64米。这些地层呈单斜构造,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一般8度左右。
历下区水文
历下区的河流有护城河、菜市庄河、曲水亭河、大柳行头河。护城河是在旧城四周修建的人工河,全长6260米,辖区5534米。河水源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五龙潭泉群水入西护城河,经北护城河,西泺河入小清河;黑虎泉群水入南护城河,经东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珍珠泉群水经曲水亭河入大明湖,出小北门,经北护城河、菜市庄河入小清河。大柳行头河汇集东圩子壕沟等排水沟之水入小清河。护城河1985年辟为环城公园的游览河。
历下区气候
历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冬季5个月(11月至翌年3月),夏季3~4个月(5月至8月),春、秋季均不足2个月。
历下区经济发展
编辑历下区综述
2013年历下区发展水平显着提高。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0亿元,增长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亿元,增长13.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增长15.7%,税收比重达91%。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6:84。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0%;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378家,金融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达25%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7%。发展后劲更加强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增长18%;实现招商引资1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10%;出口创汇7.6亿美元,增长57.2%。山东文化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7家注册资本过亿元企业落户,中国济南燕山黄金珠宝交易中心首期开业,新增各类企业2494家,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3.5万余家,注册资本金累计达2000亿元,经济发展更具活力。[5]
2012年,历下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4.6亿元,同比增长9.7%,总量稳居济南市首位,增幅由2011年济南市第九位跃升为2012年第六位,由市内四区第三位跃升为首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2.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702.6亿元,同比增长11.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6.8:83.2,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6]
历下区第一产业
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农业增加值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农业机械总动力1.23万千瓦。耕地1512公顷,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1233公顷。粮食总产量5700吨,比上年增长7.5%;水果总产量600吨,比上年增长-28.5%;蔬菜总产量3300吨,比上年增长-13.2%;肉类总产量600吨,禽蛋总产量100吨,奶类总产量200吨。[7]
历下区第二产业
2012年,历下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3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08亿元,同比降低3.27%;实现利税46.22亿元,同比增长13.41%,总量及增幅均居市内四区首位;实现利润-2.54亿元,利润亏损额比上年减少4.38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94亿元,同比增长4.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0.4%,比年初比重提高1.31个百分点。[6]
历下区第三产业
2012年,历下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2%,同比增长1.0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3.7亿元,同比增长23.7%,总量保持济南市首位;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8.5%,总量居济南市首位。[6]
历下区社会事业
编辑历下区教育
清代, 辖区旧学设有书院10处、义学5处、私塾33处。清代末年,废科举兴新学,书院、义学逐步改为新学。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历城县成立“劝学所”。民国初年,辖区新学发展较快。1923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到1928年辖区有学校32处, 其中大学2处、中等学校17处、小学13处。1929年辖区小学归济南市教育局管理。1934年小学发展到22处。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市,齐鲁大学南迁四川省,市民抵制日伪教育,私塾兴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小学改名国民学校和中心国民学校,私塾改为私立小学。解放后,公立小学按驻地定名,南迁的大学迁回原校址, 辖区有大学1处、中学8处、小学30处(含私立12处)、幼儿园1处。此后, 省属高等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和市属中学、工厂子弟学校在辖区相继建立。
1951年小学下放区管。1953年私立小学改为公立小学。到1985年辖区有学校104处,在校学生70626人。其中:大学10处,在校学生20106人;中等专业学校17处,在校学生8589人;中学21处,在校学生16358人;小学56处,在校学生25353人。另有特殊学校2处,在校学生220人;幼儿园176处,入园儿童10419人;成人高等学校17处。在校学生47648人;成人中等学校9处,在校学生1962人。
2012年,新增龙奥新居、锦屏家园等1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规范化学校4所,新增盛福、丁家2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投资1553万元,对38所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在济南市率先建成省级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示范区。[6]
历下区文化
2012年,新建街道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文化中心10个、农村文化大院5个,投资1.5亿元的区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并对群众免费开放;新增健身路径28条,盛福花园健身中心和千东社区等7处社区健身苑投入使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元宵灯会、消夏晚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125场;不断深化中国文明城市创建,在中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6]
历下区卫生
2012年,21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居民补贴药品差价544万元;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推行“家庭签约医生”健康服务模式,建成济南市首个区级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6]
历下区交通
编辑历下区政治
编辑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田庆盈 |
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副书记,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区长 | 宋永祥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副书记 | 赵东升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韩宏伟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 王诚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 | 曹辛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聂军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 尹红梅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 高卫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 纪亮 |
中共济南市历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洞街道党工委书记 | 何继文 |
注:本表来源于历下区政府门户网站。[9] |
历下区风景名胜
编辑山5座:千佛山、 燕子山、 佛慧山、龙洞山、茂岭山。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建国后,1959年辟建为公园;燕子山海拔276米,位于济南市的东部,燕子山原来是济南的一座名山; 佛慧山在千佛山东南1.5公里处,又名大佛头山,海拔460米;在济南近郊东南15公里处的龙洞山上,相传,唐尧时,有孽龙在此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至今留下深洞。故此山又称禹登山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区划人口 .历下区政府网政务公开[引用日期2013-08-18]
- 2. 人文景观 .济南历下[引用日期2014-05-1]
- 3. 历史沿革 .济南历下[引用日期2014-05-1]
- 4. 自然环境 .济南历下[引用日期2014-05-1]
- 5.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历下区政府网[引用日期2014-05-11]
- 6. 历下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济南历下[引用日期2014-05-1]
- 7. 历下区概况 .中国 济南[引用日期2014-05-1]
- 8. 历下区交通 .济南历下[引用日期2014-05-1]
- 9. 区委常委 .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历下区区委员会[引用日期2014-05-1]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