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哈利波特一般指哈利·波特(J.K.罗琳创作魔幻系列小说)
第一集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国原版在1997年6月由Bloomsbury出版。这是一家小型的中立出版社。随后的几个月,这本书大受好评。1997年第一部在英国出版后短短15个月之内销售15万册。登上英国《卫报》、《泰晤士报》等多家图书的畅销书排行榜,并很快获得了斯马尔蒂斯奖、英国图书奖年度儿童图书等几大奖项。[18]
该系列前三集都获得了9-11岁年龄组“雀巢聪明豆儿童图书奖”(Nestlé Smarties Book Prize)[19]
。1998年美国学者出版社以105000美元的高价拍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美国的发行权,从此打开了《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之路。[18]
美国引进后做过部分修正(英美语法差异、用词差异、章节增减等)由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发行。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原版2000年在英国出版的时候比较高调,受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普通新书。同时,皇冠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繁体中文版和简体中文版,引起华人区轰动,中文媒体纷纷报道介绍,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多次订正或重译了个别卷册(即2008年的“哈利·波特珍藏版”和2009年的当代欧美畅销小说系列)。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和第六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更是大作广告宣传,无论是原版在英国,还是其他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国首发,都非常高调,销量也迅速登占各国图书销售排行榜。
酸棒糖、苹果饼、比比多味豆、黄油啤酒、金丝雀饼干、锅形蛋糕、巧克力坩埚、巧克力蛙、蟑螂堆、吹宝超级泡泡糖、蛋奶酒、冰糕球、生姜蝾螈饼干、甘草魔杖、火星棒、火焰威士忌、猫头鹰食、南瓜馅饼、岩皮饼、糖羽毛笔、会尖叫的糖耗子、胡椒小顽童
英国
,
玄幻小说
,
文学作品
,
小说作品
,
小说
,
娱乐作品
,
书籍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J. K. Rowling)于1997~2007年所着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卷。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该系列小说被翻译成73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超过4.5亿本(截至2015年),名列世界上最畅销小说系列。英国版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出版发行,美国引进后做过部分修正由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发行,简体中文版由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繁体中文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把这7集小说改拍成8部电影,前6集各一部,而第七集分成上下两部。哈利·波特电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系列,总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
2014年12月6日,J·K·罗琳透露,圣诞期间她会更新一系列《哈利·波特》的相关的小故事。其中一个的主角会是原着系列中的人气反派德拉科·马尔福。[1]
2015年7月31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哈迷集结号——哈利·波特15周年暨J·K·罗琳50岁生日纪念”活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宣布《哈利·波特》中文彩色插图版将于年底登陆中国图书市场。[2]
- 作品名称
- 哈利·波特
- 外文名称
- Harry Potter
- 文学体裁
- 小说
- 作 者
- 【英】J·K·罗琳
- 出版时间
- 1997年6月30日-2007年7月10日
哈利·波特内容简介
编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从小被寄养在姨丈家里的哈利波特,饱受姨丈一家人的歧视与欺侮,然而就在11岁生日那天,哈利波特得知了自己原本是巫师,并且被录取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的一员。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哈利开始了他的魔幻旅程,一切都那么新奇,在那里,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罗恩和赫敏。许多魔法课程也正在等着他研习:有飞行课、黑魔法防御术、魔药学与变形魔法等等,当然还有让所有巫师疯狂的魁地奇球赛。
|
哈利·波特与密室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 哈利波特被困在了姨妈家里,幸亏罗恩及时前来搭救,使哈利在罗恩家愉快地度过了剩余的假期。小精灵多比劝诫并用一切手段阻止哈利回学校,被关在站台外的哈利和罗恩只能私自开飞车回到学校。
传说中的密室被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打开,哈利因为会蛇佬腔被所有人怀疑,哈利发现一本神秘的日记记录了汤姆·里德尔50年前的记忆,随之恐怖袭击事件在原本平静的校园内不断发生。罗恩的妹妹金妮被带到密室,墙上留下了密室的血字警告。霍格沃茨面临被迫关闭的危机。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 哈利波特十分不情愿的在姨妈家里度暑假,得不到魔法界的一切消息,罗恩和赫敏的信便成了他的唯一安慰。玛姬姑妈前来探望哈利的姨夫,哈利因为受不了她对哈利父母的污蔑,把玛姬姑妈变成了一个胀大的气球。害怕受到惩罚的哈利逃进夜幕,于是开始了新的冒险。
慌乱中哈利看到一条黑色的大狗,而在魔法界这是死亡的象征。在回学校的火车上,哈利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摄魂怪,许多可怕的感觉包围着他。学校里哈利又看到了那条象征死亡的大狗,此时哈利也知道了他父母的死因,一切都归罪于小天狼星布莱克。哈利决定报仇。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 暑假的一天夜里,哈利波特突然被恶梦惊醒,额上的伤痕在刺痛。他做了一个怪异的梦,那梦使他担忧起来……不久在魁地奇世界杯上,恐怖的事发生了,消失了十三年的邪恶巫师的恐怖标记在空中出现……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 漫长的暑假,哈利·波特被困在女贞路4号,意外地遭遇摄魂怪的袭击……他知道邓布利多与凤凰社的成员正在加紧秘密活动,以对抗日益强大的伏地魔。但是所有的人都不愿向他透露更多的情况……
哈利在茫然和愤怒中来到霍格沃茨,然而邓布利多不愿见他,海格不知去向。更糟糕的是,哈利越来越频繁地梦见一道长廊,每当他快要走进长廊尽头的门时,他都会头痛欲裂从梦中惊醒,觉得自己的身体里蠕动着一条大蛇……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邓布利多教授却来到德思礼家找到哈利·波特,哈利六年级的学习似乎就这样出人意料地开始了……更出人意料的事还在接踵而至,哈利从教室的储藏柜里翻到一本魔药课本,它的前任主人是“混血王子”,从此哈利在神秘“王子”的帮助下成为“魔药奇才”。
邓布利多开始了给哈利的单独授课,在课上哈利经历了几段关于少年伏地魔的惊心动魄的记忆,揭开了伏地魔不同寻常的身世之谜。邓不利多带着哈利去寻找伏地魔的魂器,在遥远山脉的洞穴中,邓不利多喝下不知名的毒药。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还有四天,哈利就要迎来自己十七岁的生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然而,他不得不提前离开女贞路4号,永远离开这个他曾经生活过十六年的地方。
凤凰社的成员精心谋划了秘密转移哈利的计划,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袭击。然而,可怕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伏地魔已经染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占领了魔法部,控制了半个魔法界,形势急转直下……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为了完成校长邓布利多的遗命,一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但是,伏地魔也早已开始了寻找老魔杖的行动,并派出众多食死徒,布下天罗地网追捕哈利……
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遭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先抢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
|
故事新章
2014年7月8日《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放出了该故事新章,将这段1500字的小故事发在了她个人网站,罗琳写了不少魁地奇世界杯相关的小故事,跟巴西世界杯相呼应。全文以《预言家日报》记者丽塔-斯基特的视角展开:
34岁的哈利-波特参加2014年“魁地奇世界杯”,他已有银发,颧骨有神秘伤痕。罗恩·韦斯莱的红发少了一些,赫敏、金妮、卢娜和隆巴顿也在其中出现。
如今的哈利已经是一名着名的傲罗(Auror),一个对抗黑巫师的优秀巫师。
他已有了灰发,仍然戴着眼镜。
他的颧骨有一道可怕的伤疤,可能是因为工作得来的。
哈利的妻子金妮在《预言家日报》工作,报道魁地奇世界杯。
罗恩不再当傲罗,而是和人共同打理韦斯莱魔法笑料店。
赫敏如今已是魔法法律执行司副司长,很可能会继续高升。
纳威在霍格沃茨教药草学,他的妻子汉娜-艾博是个治疗师。
卢娜嫁给了一个“着名神奇生物学家(也就是《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作者纽特-斯卡曼德)”的孙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查理-韦斯莱是个驯龙人,单身。
系列故事新章
哈利·波特作品目录
编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1.大难不死的男孩 | 7.分院帽 | 13.尼可·勒梅 |
2.悄悄消失的玻璃 | 8.魔药课老师 | 14.挪威脊背龙——诺伯 |
3.猫头鹰传书 | 9.午夜决斗 | 15.禁林 |
4.钥匙保管员 | 10.万圣节前夜 | 16.穿越活板门 |
5.对角巷 | 11.魁地奇比赛 | 17.双面人[9] |
6.从9又4分之3站台开始的旅程 | 12.厄里斯魔镜 |
哈利波特与密室
1.最糟糕的生日 | 7.泥巴种和细语 | 13.绝密日记 |
2.多比的警告 | 8.忌辰晚会 | 14.康奈利·福吉 |
3.陋居 | 9.墙上的字 | 15.阿拉戈克 |
4.在丽痕书店 | 10.失控的游走球 | 16.密室 |
5.打人柳 | 11.决斗俱乐部 | 17.斯莱特林的继承人 |
6.吉德罗·洛哈特 | 12.复方汤剂 | 18.多比的报偿[10]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1.猫头鹰传书 | 9.不祥的失败 | 17.猫、老鼠和狗 |
2.玛姬姑妈的大错误 | 10.活点地图 | 18.月亮脸、虫尾巴、大脚板和尖头叉子 |
3.骑士公共汽车 | 11.火弩箭 | 19.伏地魔的仆人 |
4.破釜酒吧 | 12.守护神 | 20.摄魂怪的吻 |
5.摄魂怪 | 13.格兰芬多对拉文克劳 | 21.赫敏的秘密 |
6.鹰爪和茶叶 | 14.斯内普怀恨在心 | 22.又见猫头鹰传书[11] |
7.衣柜里的博格特
| 15.魁地奇决赛 | |
8.胖夫人逃跑 | 16.特里劳尼教授的预言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1.里德尔府 | 14.不可饶恕咒 | 27.大脚板回来了 |
2.伤疤 | 15.布斯巴顿和德姆斯特朗 | 28.克劳奇先生疯了 |
3.邀请 | 16.火焰杯 | 29.噩梦 |
4.回到陋居 | 17.四位勇士 | 30. 冥想盆 |
5.韦斯莱魔法把戏 | 18.检测魔杖 | 31.第三个项目 |
6.门钥匙 | 19.匈牙利树蜂 | 32.血,肉和骨头 |
7.巴格曼和克劳奇 | 20.第一个项目 | 33.食死徒 |
8.魁地奇世界杯 | 21.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 | 34.闪回咒 |
9.黑魔标记 | 22.意外的挑战 | 35.吐真剂 |
10.魔法部乱成一团 | 23.圣诞舞会 | 36.分道扬镳 |
11.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 | 24.丽塔·斯基特的独家新闻 | 37.开始[12] |
12.三强争霸赛 | 25.金蛋和魔眼 | |
13.疯眼汉穆迪 | 26.第二个项目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1.达力遭遇摄魂怪 | 14.珀西和大脚板 | 27.马人和告密生 |
2.一群猫头鹰 | 15.霍格沃茨的高级调查官 | 28.斯内普最痛苦的记忆 |
3.先遣警卫 | 16.在猪头酒吧 | 29.就业咨询 |
4.格里莫广场12号 | 17.第二十四号教育令 | 30.格洛普 |
5.凤凰社 | 18.邓布利多军 | 31.O . W . Ls考试 |
6.高贵的最古老的布莱克家族 | 19.狮子与蛇 | 32.从火中归来 |
7.魔法部 | 20.海格的故事 | 33.战斗与飞行 |
8.受审 | 21.蛇眼 | 34.神秘事务司 |
9.韦斯莱夫人的烦恼 | 22.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 | 35.帷幔彼岸 |
10.卢娜·洛夫古德 | 23.封闭病房中的圣诞节 | 36.他唯一害怕的人 |
11.分院帽的新歌 | 24.大脑封闭术 | 37.失落的预言 |
12.乌姆里奇教授 | 25.无奈的甲虫 | 38.第二场战争打响了[13] |
13.被多洛雷斯关禁闭 | 26.梦境内外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1.另一位部长 | 11.赫敏出手相助 | 21.神秘的房间 |
2.蜘蛛尾巷 | 12.银器和蛋白石 | 22.葬礼之后 |
3.要与不要 | 13.神秘的里德尔 | 23.魂器 |
4.霍拉斯·斯拉格霍恩 | 14.福灵剂 | 24.神锋无影 |
5.黏痰过多 | 15.牢不可破的誓言 | 25.被窃听的预言 |
6.德拉科兜圈子 | 16.冰霜圣诞节 | 26.岩洞 |
7.鼻涕虫俱乐部 | 17.混沌的记忆 | 27.被闪电击中的塔楼 |
8.斯内普如愿以偿 | 18.生日的意外 | 28.王子逃逸 |
9.混血王子 | 19.小精灵尾巴 | 29.凤凰挽歌 |
10.冈特老宅 | 20.伏地魔的请求 | 30.白色坟墓[14]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1.黑魔王崛起 | 14.小偷 | 27.最后的隐藏之处 |
2.回忆 | 15.妖精的报复 | 28.丢失的镜子 |
3.德思礼一家离开 | 16.戈德里克山谷 | 29.失踪的冠冕 |
4.7个波特 | 17.巴希达的秘密 | 30.西弗勒斯·斯内普被驱逐 |
5.坠落的勇士 | 18.阿不思·邓布利多的生平和谎言 | 31.霍格沃茨的战斗 |
6.穿睡衣的食尸鬼 | 19.银色的牝鹿 | 32.老魔杖 |
7.阿不思·邓布利多的遗嘱 | 20.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 | 33.“王子”的故事 |
8.婚礼 | 21.三兄弟的传说 | 34.又见禁林 |
9.藏身之处 | 22.死亡圣器 | 35.国王十字车站 |
10.克利切的故事 | 23.马尔福庄园 | 36.百密一疏 |
11.贿赂 | 24.魔杖制作人 | 尾声 十九年后[15] |
12.魔法即强权 | 25.贝壳小屋 | |
13.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 | 26.古灵阁 |
哈利·波特创作背景
编辑根据作者J·K·罗琳的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是1991年她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火车上萌发出的。她当时经常在爱迪安堡的一家咖啡馆中撰写第一集小说。
尽管J·K·罗琳一再说明,在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没有针对特定年龄层读者的想法,但是出版社在出版第一部的时候,显然把读者群定位在9到15岁的青少年。[16]
哈利·波特人物介绍
编辑哈利·波特黄金三人组
- 哈利·波特(Harry James Potter),本作主角,生于1980年7月31日,是着名巫师夫妇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的独生子。他是伊诺特‧皮福雷的后裔(在国王十字车站与邓布利多谈话中证实),而书中的反派势力伏地魔,则是卡德马‧皮福雷之后代,因此两人有共同的祖先。哈利有着黑发绿眼,就像他的父亲一样,黑色的头发总是四处乱翘,有着波特家族的飞行天赋。宠物是霍格沃茨钥匙管理员鲁伯·海格在他十一岁生日时赠与的礼物——雪鸮海德薇(Hedwig)。尚在襁褓时被伏地魔企图谋杀,由于母亲牺牲自己施法保护使得伏地魔咒语反弹,他成为历史上唯一在索命咒下生还的人,额头上留有一道闪电形伤疤。在满十七岁时,终于摆脱未成年魔法侦测咒。他发现自己和伏地魔两者无法并存于世之后,就跟从邓布利多的指引,对抗伏地魔,但却成了被伏地魔控制的魔法部通缉的头号不受欢迎人物。后来在第七集最后大战返回霍格沃茨,获得多数教授、学生的支持,并打败伏地魔。
哈利·波特霍格沃兹魔法学校教授
- 米勒娃·麦格(Minerva McGonagall),变形术教授兼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副校长和格兰芬多学院院长,并在最后邓布利多和斯内普死后成为校长
- 鲁伯·海格(Rubeus Hagrid),保护神奇生物课教授、猎场看守、钥匙管理员
- 奇洛(Quirell),哈利一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食死徒成员,企图帮伏地魔偷取魔法石,在最后因为触碰哈利·波特而死
- 吉德罗·洛哈特(Gilderoy Lockhart),哈利二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其实是个大骗子,把别的巫师的成就算在自己身上,然后对对方施用遗忘咒,使对方忘记,后被自己的遗忘咒反弹,住在圣芒戈
-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哈利五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魔法部高级副部长,霍格沃茨高级调查官。
- 霍拉斯·斯拉格霍恩(Horace Slughorn),哈利六年级时的魔药课教授,斯内普教授任校长时为斯莱特林院长
- 波莫娜·斯普劳特(Pomona Sprout),赫奇帕奇学院院长,草药课教授
- 菲利乌斯·弗立维(Filius Flitwick),拉文克劳学院院长,魔咒课教授
- 罗兰达·霍琦(Rolanda Hooch),飞行课教授,魁地奇裁判
- 西比尔·特里劳妮(Sybill Trelawney),占卜课教授,在卷五中曾被乌姆里奇开除,这段时间由马人费伦泽上课;第六集之后两人同时授课。
- 费伦泽(Firenze),马人, 占卜课教授
- 宾斯教授(Cuthbert Binns),幽灵, 魔法史教授
- 奥罗拉·辛尼斯塔(Aurora Sinistra),天文课教授
- 薇尔米娜·格拉普兰(Wilhelmina Grubbly-Plank),保护神奇生物课代课教师
- 塞蒂玛·维克多(Septima Vector),数字占卜课教授
- 阿米库斯·卡罗(Amycus Carrow),食死徒成员,斯内普任校长时教授黑魔法防御术
- 阿莱克托·卡罗(Alecto Carrow),食死徒成员,斯内普任校长时教授麻瓜研究
历史人物
- 阿芒多·迪佩特(Armando Dippet),邓布利多前任校长。
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生
格兰芬多
| 赫奇帕奇 | 拉文克劳 | 斯莱特林 | |
---|---|---|---|---|
比哈利高年级 |
肯尼斯·托勒帕特
里夏·石蒂森
琳妮
| 塞德里克·迪戈里 | ||
和哈利同年级 | 哈利·波特
帕瓦蒂·帕蒂尔
|
苏珊·波恩
| 秋·张
玛丽埃塔·艾克莫
泰瑞·布特
曼蒂·布洛贺
莫拉格·麦克道格
帕德玛·帕蒂尔
莉莎·杜平
迈克尔·科纳
|
米里森·伯斯德
达芙妮·格林格拉斯诺特
布莱斯·沙比尼
|
比哈利低年级 |
罗米达·万尼 吉米·珀克斯
娜妲莉·麦唐纳
尤安·爱波(尤安·阿克图龙比) | 埃莉诺·布兰斯
通欧文·考德韦尔
劳拉·马德莱
凯文·惠特比
| 卢娜·洛夫古德
史都华·艾克利
奥拉·奎克
| |
未知年级 | 里切·古
特德米尔扎·罗宾斯
杰克·斯劳珀
维琪·弗罗比舍
杰佛瑞·胡珀
安德鲁·柯克
| 扎卡赖斯·史密斯 | 布拉德利钱伯斯 | 迈尔斯·布莱奇
马库斯·弗林特蒙太
阿德里安·普塞
马康·巴达克
波尔德瑞哈珀
特伦斯·希金斯
格雷厄姆·普里乍得
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
|
哈利·波特食死徒
- 伏地魔(Lord Voldemort),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Tom Marvolo Riddle),故事的大反派,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是杀害哈利父母的凶手。
- 艾弗瑞:食死徒
- 多尔芬·罗尔:食死徒
- 亚克斯利:魔法部官员
- 奇洛:哈利一年级时的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被伏地魔附身并控制,伏地魔被迫离开后死亡
- 小矮星·彼得:把哈利父母出卖给伏地魔的真正凶手,第七部时在马尔福庄园被伏地魔赐给他的银手把自己掐死了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伏地魔的重要仆人,小天狼星的堂姐,杀死小天狼星的凶手
-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魔法部官员,曾在霍格沃茨担任高级调查官兼临时校长
- 小巴蒂·克劳奇:食死徒,巴蒂·克劳奇的儿子,第四卷假扮疯眼汉被识破,被摄魂怪吸走灵魂,变得生不如死
- 皮尔斯·辛克尼斯:食死徒,原魔法部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后任魔法部部长
哈利·波特其他角色
- 多比:一个男家养小精灵,第七部为把哈利救出马尔福庄园而死
- 闪闪:一个女家养小精灵
- 郝琪:一个女家养小精灵
- 雷古勒斯·布莱克:小天狼星之弟
- 威克多尔·克鲁姆:着名魁地奇找球手
- 阿格斯·费尔奇:霍格沃茨学校管理员
- 加布丽·德拉库尔:芙蓉的妹妹
- 巴蒂·克劳奇:魔法部国际魔法交流合作司司长
- 小巴蒂·克劳奇:老巴蒂的儿子,食死徒
- 卢多·巴格曼:魔法部体育运动司司长,曾经是着名魁地奇运动员
- 康奈利·福吉:前五部中担任魔法部部长
- 鲁弗斯·斯克林杰:第六部中担任魔法部部长,第七部中为保护哈利而死
- 拉文德·布朗:哈利的同学
- 帕瓦蒂·佩蒂尔:哈利的同学,帕德玛的姐姐
- 伊戈尔·卡卡洛夫:德姆斯特朗校长,曾经是食死徒
- 马克西姆夫人:布斯巴顿校长
- 波皮·庞弗雷:霍格沃茨医生兼护士
- 安吉利娜·约翰逊:哈利的魁地奇队友及同学
- 科林·克里维:哈利的同学及粉丝,后在霍格沃茨大战食死徒中牺牲
- 丹尼斯·克里维:科林的弟弟
- 凯蒂·贝尔:哈利的魁地奇队友及同学
- 佩内洛·克里瓦特:拉文克劳级长,珀西的女友
- 艾丽娅·斯平内特:哈利的魁地奇队友及同学
- 伊尔玛·平斯:霍格沃茨图书管理员
- 奥利凡德:着名魔杖制作者
- 摩金夫人:着名巫师袍裁缝
- 尼可·勒梅:着名炼金术师,魔法石的制作和拥有者
- 皮皮鬼:爱捣蛋的幽灵
- 胖修士:赫奇帕奇的幽灵
- 哭泣的桃金娘:又称爱哭鬼默尔特/爱哭鬼麦朵,住在女生盥洗室,是一个很悲观的幽灵
- 血人巴罗:斯莱特林的幽灵
- 差点没头的尼克:格兰芬多的幽灵,原名:敏西-波平顿的尼古拉斯爵士
- 格雷夫人:拉文克劳的幽灵
- 潘西·帕金森:斯莱特林的学生,令人讨厌
- 伯莎·乔金斯:国际魔法合作司职员,去度假时被伏地魔杀死
- 罗杰·戴维斯:拉文克劳魁地奇队长
- 巴克比克:海格的鹰头马身有翼兽,原被卢修斯判为恶兽,后来和小天狼星一起逃跑
- 牙牙:海格的狗
- 诺伯:后被查理命名为诺贝塔,海格的龙,如今在罗马尼亚过群居生活
- 路威:海格在酒馆买下狗,有三个脑袋
- 阿拉戈克:海格的蜘蛛,第六部时病死
- 克鲁克山:赫敏的猫,能认出阿尼玛格斯
- 小猪(朱薇琼):罗恩的猫头鹰
- 海德薇:哈利的猫头鹰,在第七部时转移哈利过程中被咒语杀死
- 汉娜·艾博:赫奇帕奇的学生兼极长,后与纳威·隆巴顿结为夫妻
- 米里森·伯斯德:斯莱特林的学生
- 贾斯廷·芬列里:赫奇帕奇的学生
- 福克斯:邓布利多的凤凰,第六部随邓布利多的去世一同消失
- 拉环:妖精,抢走了格兰芬多的宝剑
- 马库斯·弗林特:斯莱特林魁地奇队长
- 罗南:马人
- 贝恩:马人
- 卡多根爵士:肖像,曾代替胖妇人,疯疯癫癫的
- 阿莫斯·迪戈里:塞德里克的父亲
- 格雷戈里·高尔:马尔福的伙伴
- 文森特·克拉布:马尔福的伙伴,在终极决战中被厉火烧死
- 马琳·麦金农:凤凰社成员
- 埃德加·博恩斯:凤凰社成员
- 卢娜·洛夫古德:拉文克劳学生,哈利作战的重要好友
- 秋·张:拉文克劳学院的学生,哈利的初恋女友
- 金斯莱·沙克尔:凤凰社成员,金斯莱是个高个子、秃顶、黑皮肤的巫师。有着深沉缓慢的嗓音,能使人平静下来,很会与麻瓜相处.一边的耳朵上还戴着金色耳环。一切太平后,金斯莱担任临时魔法部长
哈利·波特主要家族
波特家族
- 哈利·詹姆·波特:本系列主角
- 詹姆·波特:哈利·波特的父亲,被伏地魔杀死
- 莉莉·伊万斯: 哈利·波特的母亲,詹姆的妻子,婚后为莉莉·波特,,为保护哈利·波特被伏地魔杀死
- 金妮·韦斯莱:哈利的妻子,婚后为金妮·波特
- 詹姆·小天狼星·波特:哈利的长子
- 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哈利的次子
- 莉莉·卢娜·波特:哈利的女儿
韦斯莱家族
- 罗恩·韦斯莱:本系列主角之一,韦斯莱家族第六个儿子,哈利波特第一个认识的朋友,彼此都是最好的朋友
- 赫敏·简·格兰杰:本系列主角之一,罗恩的妻子,婚后为赫敏·简·韦斯莱
- 亚瑟·韦斯莱:魔法部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官员,罗恩·韦斯莱的父亲
- 莫丽·韦斯莱:亚瑟·韦斯莱的妻子,罗恩·韦斯莱的母亲,婚后为莫丽·韦斯莱
- 比尔·韦斯莱:韦斯莱家族长子,在魔法银行古灵阁工作,后被狼人袭击,但未成为狼人
- 芙蓉·德拉库尔:比尔的妻子,为法国人,有媚娃血统,婚后为芙蓉·韦斯莱
- 维克托娃·韦斯莱:比尔与芙蓉之女
- 多米尼克·韦斯莱:比尔与芙蓉之女
- 路易斯·韦斯莱:比尔与芙蓉之子
- 查理·韦斯莱:韦斯莱家族的第二个儿子,在罗马尼亚研究龙
- 珀西·伊格内修斯·韦斯莱:韦斯莱家族第三个儿子
- 奥黛丽·韦斯莱:珀西·伊格内修斯·韦斯莱的妻子
- 弗雷德·韦斯莱:韦斯莱家族第四个儿子,和乔治·韦斯莱一起创办韦斯莱魔法商店,在霍格沃茨大战食死徒时牺牲
- 安吉利娜·约翰逊:乔治·韦斯莱的妻子
- 罗丝·韦斯莱:罗恩和赫敏的大女儿
- 雨果·韦斯莱:罗恩和赫敏的小儿子
- 金妮·韦斯莱:罗恩的妹妹,后嫁给哈利波特
马尔福家族
- 德拉科·马尔福:本系列主角,和哈利成为了死对头。
- 阿布拉克萨斯·马尔福:卢修斯·马尔福的父亲,德拉科·马尔福的祖父
- 卢修斯·马尔福:德拉科·马尔福的父亲
- 纳西莎·布莱克:卢修斯·马尔福的妻子,婚后为纳西莎·马尔福
- 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德拉科·马尔福的妻子,婚后为阿斯托利亚·马尔福
- 斯科皮·马尔福:德拉科·马尔福之子
布莱克家族
- 小天狼星·布莱克:哈利的教父,是哈利父母生前最好的朋友,后被他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杀死
- 菲尼亚斯·奈杰勒斯·布莱克:霍格沃茨最不受欢迎的校长,曾为斯莱特林院长,在格里莫广场和校长办公室各有一幅他的肖像,可以相互拜访
- 沃尔布加·布莱克:小天狼星的母亲,在格里莫广场有她的令人无法忍受的肖像,婚前姓氏不详
- 雷古勒斯·布莱克:即R.A.B,小天狼星的弟弟,曾为食死徒,后改悔,在岩洞跟随克利切拿到真魂器后牺牲
- 安多米达·布莱克:嫁给泰德·唐克斯,是尼法朵拉·唐克斯的母亲
- 贝拉特里克斯·布莱克:食死徒,嫁给罗道夫斯.莱斯特兰奇,出嫁后改姓莱斯特兰奇,被莫丽·韦斯莱所杀
- 纳西莎·布莱克:贝拉特里克斯和安多米达的姐妹,后嫁给卢修斯.马尔福,是德拉科.马尔福的母亲,出嫁后改姓马尔福
隆巴顿家族
- 纳威·隆巴顿:哈利的好友,后来成了霍格沃茨的教授
- 汉娜·艾博: 婚后为汉娜·隆巴顿
- 弗兰克·隆巴顿:纳威·隆巴顿之父,被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使用钻心咒致疯,一直住在圣芒戈魔法医院。
- 艾丽斯·隆巴顿:纳威·隆巴顿之母,同样被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使用钻心咒致疯,一直住在圣芒戈魔法医院
- 隆巴顿夫人:纳威的奶奶。
- 阿尔吉·隆巴顿:应该是纳威的堂叔叔也就是弗兰克隆巴顿的堂兄弟。
卢平家族
- 莱姆斯·约翰·卢平:全书除“19年后”一章之中唯一一位担任过教授并已经结婚的男巫,狼人,在霍格沃茨大战食死徒时牺牲
- 尼法朵拉·唐克斯:莱姆斯·卢平的妻子,婚后为尼法朵拉·卢平,易容阿尼玛格斯,在霍格沃茨大战食死徒时牺牲
- 泰迪·莱姆斯·卢平:哈利·波特的教子,莱姆斯和尼法朵拉的儿子。
- 约翰·卢平:莱姆斯·卢平的父亲
- 莱姆斯·卢平的母亲为麻瓜
哈利·波特作品鉴赏
编辑哈利·波特作品主题
罗琳女士把现实社会中的种族主义观点、种族灭绝论等偏见加入了情节中
,这些偏见正是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想法。书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巫师和不会魔法的人(“麻瓜”)的交流。罗琳说她写的7本书,1本比1本多一些黑暗色彩,随着哈利的年龄增长,他的敌人伏地魔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罗琳出版第5本小说之后,她开始在她的个人网站上面发表一些暗示未来情节的内容。随着系列小说情节的发展,J·K·罗琳的笔调也愈趋老练成熟,加之故事主角哈利·波特不断成长,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风格上,整个系列一直在逐步发展推进至高潮。

哈利·波特(全七册 人民文学限量珍藏版)
(7张)
《哈利·波特》小说中的善与恶的矛盾对立主要分为两条线索:第一条是以哈利与伏地魔为代表的善与恶的对立,第二条是以哈利自我心中对于恶的抗争作为暗线而展开的。正是因为故事的设定有着哈利的自我抗争,也才使其英雄形象更为饱满。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梦见自己是蛇,伤害了好友罗恩的父亲韦斯莱先生。并且能够多次感知到伏地魔的思维动向。而小说的前半部分以哈利额头上的伤疤为纽带,暗示了他与伏地魔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预示着哈利的思想随时会被伏地魔操控,从而一些恶的思想也无形地暗藏在哈利的身体里,他们之间相通的心灵使得—些恶念有可能驱使哈利做邪恶的事槽。而是否能够战胜自我,战胜心魔却是成就“善”还是成就“恶。的重要区别。哈利最终战胜了心魔,从而回归自我,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他从普通人向英雄人物的转变。这也昭示着作者罗琳对于恶的看法,恶也非完全是与生俱来的,伏地魔也并没有一出生就是一个魔头,他也曾是—个优秀的学生,而哈利虽然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但一些恶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怎么样能够克服这样的思想,做到不被恶意支配?这是罗琳女士彰显着与恶母题的潜在用意。[17]
小说的现实性还通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所传递的思想得以体现,反映了罗琳女士对于现实社会的思考。小说将马尔福一家为代表的魔法师分为纯种魔法师,他们有着高度的优越感,因而看不起像赫敏这样的非魔法家庭出身的魔法师,并嘲笑他为“泥巴种”。即使是在魔法世界中,也会因为出身的低贱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论赫敏这类魔法师凭借自己多大的努力、多么优秀,都还是会被遭到纯种巫师的蔑视。伏地魔所构建的磨法世界的宗旨主要是保留纯种巫师,对那些非纯种的巫师进行残忍的杀戮。而相反,以邓布利多校长及哈利为代表的魔法世界兼容并包,他们认为出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这是对于出身问题的两种思想对立。而在最后的战斗中,哈利一方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伏地魔势力土崩瓦解.这也正预示着小说对于卑微出身而遭遇到不平等待遇仍旧存在于现实社会中间的看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现今社会,种族歧视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作品的思想对于现实世界具有警醒的现实意义。而罗琳女士在小说中表现出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即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能否取得成功并创造人生的辉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马尔相一家对家养小精灵多比进行各种凌虐和压迫,后来哈利解放了多比,并鼓励多比解放其它家养小精灵,这也折射了作品对奴隶制的强烈批判。[17]
哈利·波特艺术特色
这系列小说是用第三人称模式表述的,以哈利·波特为中心人物,除了第1部、第4部、第6部和第7部的少数内容,全书全程透过哈利自己的视角来表述,这也是读者认为阅读这系列书有亲切感的原因之一。(第5部中,哈利·波特透过“思想”看到黑魔王的情节中,描述的“他”指伏地魔黑魔王。)哈利、赫敏、罗恩是三个重要的人物。书中的主要角色刻画深刻,次要角色也活灵活现。书中也有很多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随着正义和邪恶的对抗不断激烈和明显化,一些人物面临着重要的选择,人性的阴影也被展现出来。
在罗琳女士为读者呈现情节丰富、内容紧凑的魔法故事的同时,《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巧妙地继承了欧洲经典文学。这些继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母题的运用和文化寓意的传承。母题也许是文学研究领域最复杂的一个概念,所谓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边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这些母题在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可以说,欧洲经典文学也是罗琳女士创作的源泉。[17]
罗琳女士在设置童话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从而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典型代表为斯内普。小说从第一部就烘托出斯内普令人厌恶的反面形象,多次展现哈利与斯内普的冲突,但在整个故事的尾声,才表达出斯内普对哈利诚挚的保护和爱。这样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二部小说中,吉德罗被形容成一个经历丰富的优秀魔法师,但在故事的最后,他却胆小如鼠,并无真才实学,同样形成鲜明反差。第四部小说中疯眼汉穆迪看似和善友好,却是伪装的小克劳奇——伏地鹰安插在哈利身边陷害哈利的反面人物,一步一步将哈利逼上绝境。正是有了这样对于传统童话的继承和升华的艺术手法,故事情节才得以进一步推动发展,童话故事更为丰富多彩。
虽然魔法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神奇梦幻的,但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也随时能够找到现实的影子。小说的本身也具有深刻地现实性。小说中对于现实性的具体体现为场景的现实化。哈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英雄的象征,但是,罗琳女士并没有把哈利塑造成—个无所不能、如同神一样的英雄。通过不同的场景,罗林女士以哈利自己的口吻和想法表现出他的一些弱点:哈利并不喜欢学习,甚至有时在学习时会偷懒,毕竟哈利作为—个成长中的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哈利对秋·张有好感.赫敏对罗恩的喜欢,这也是孩子们在青春期会经历的过程。小说中哈利有与现实世界中的孩子们一致的共性,这样的共性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之所以能吸引全球致以万计的读者的重要因素。小说通过对场景的塑造,体现了人类型,即共同的人性。[17]
哈利·波特作品影响
编辑
哈利波特15周年纪念版
(8张)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拥有各年龄层的爱好者,在有些国家甚至同时出版两个版本——封面设计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和封面设计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尽管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据哈利·波特官方网站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前四部在英国和美国共销售了1.75多亿册。同时,《哈利·波特》被译为6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卖到了3亿多册。在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0年8月推出了前三部的中译本,首印60万册,社长聂展宁在采访中透露仅一年半的时间中,《哈利·波特》图书就销售了7700万码洋,创下建国以来单本图书出版的奇迹。2007年10月28日中文版第七部上市第一天便销售了12500册,又一次刷新了单本图书单日销售码洋纪录。
《哈利·波特》系列的火爆并不仅限于图书市场。时代华纳公司投巨资格将《哈利·波特》投上银幕,2001年第一部电影首映票房达到3.13亿美元,创下了全球40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全球最卖座儿童影片等8项影史纪录。每部票房都呈直线上升。DVD、玩具、电脑游戏和其他衍生商品也随之在全世界热卖。2005年11月18日,哈利·波特童装与电影同步面世,仅港汇广场专卖店一个下午便卖出2200多件,首饰、手表、礼品以及文具用品等都掀起了一股哈迷的抢购热潮。哈利·波特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品牌,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估计,其品牌价值己超过10亿美元。[18]
哈利·波特作品评价
编辑持正面意见的人提醒反对派们不要如此轻视儿童文学,指出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也是为成人而创作的,呼吁我们认真对待那些拥有大批儿童话者的作品。作家陈丹燕认为《哈利·波特》是一部很有文学特质的小说,如果只看—本可能看不大出名堂,但要是读完了全本,就能看出有英国文学和英国历史的传统;而且结构庞大,不是“小开小合”的故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逻辑能力,才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对《哈利·波特》持肯定意见的作家、评论家们认为我们不应一味地拒绝《哈利·波特》而应该思考它对中国作家和文学出版的启示。
反对派对《哈利·波特》的批判显得火药味十足,他们更多地关注作品的传播、对读者的影响等文本外的因素,本质上是对哈利·波特这样一种全球化消费现象的担忧,是对人们在商品化大潮中逐渐迷失自我的恐惧,是敏感的文化先锋们对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做出的迅速反应。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时代,无论是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还是覆盖面部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及的,文学作品也走下了高雅的店堂,成为文化产业商品大军中的一员,加上后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经典的形成过程也变得相当复杂,对《哈利·波特》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文学商品化的抵制。[18]
哈利·波特出版信息
编辑书名 | 译名及时间 | 封面 |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1997年6月26日)
美版名: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2000年6月23日,彭倩文译)
故事发生时间:1981年、1991年—1992年
|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1998年7月2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密室(2000年9月,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2000年12月22日,彭倩文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2年—1993年
|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1999年9月8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0年9月,郑须弥译):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2001年,马爱农、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2001年6月22日,彭倩文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3年—1994年
|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2000年7月8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1年5月,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2001年12月31日,彭倩文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4年—1995年
|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英版译名: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2003年6月21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3年9月21日,马爱农、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凤凰会的密令(2003年9月29日,皇冠编译组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5年—1996年
|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2005年7月16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5年10月15日,马爱农、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2005年10月1日,皇冠编译组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6年—1997年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 英版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2007年7月21日)
中文简体版译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007年10月28日,马爱农、马爱新译)
中文繁体版译名: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2007年10月20日,皇冠编译组译)
故事发生时间:1997年—1998年,2017年
|
哈利·波特内容设定
编辑哈利·波特专有名词
- 魔法道具
熄灯器、魔杖、老魔杖(接骨木魔杖)、隐形衣、复活石、魂器、魔法石、厄里斯魔镜、活点地图、时间转换器、分院帽、斗篷、披风、羊皮纸、唱唱反调、预言家日报、霍格沃茨特快列车、骑士公共汽车、门钥匙、飞路粉、消失柜、光荣之手、飞路网、窥镜、坩埚、药瓶、记忆球、火焰杯、冥想盆
- 法术名称
炼金术、阿尼马格斯、幻影移形/幻影显形、黑魔法、黑魔标记、占卜学、赤胆忠心咒、定向咒、障碍咒、Leprechaun Gold、大脑封闭术、蛇佬腔、呼神护卫、统统石化、粉身碎骨、铁甲咒、随从显形、变形术、牢不可破的誓言、尸骨再现、不可饶恕咒(钻心咒、夺魂咒、阿瓦达索命咒)
- 魔法咒语
(注:这些原着中的咒语实际上是用拉丁文而非英文表示的)
飞来飞去、清水如泉、阿拉霍洞开、急急现形、阿瓦达索命、飞鸟群群、降敌陷阱、速速禁锢、混淆视听、钻心剜骨、消隐无踪、门牙赛大棒、四分五裂、幻身咒、左右分离、快快复苏、速速变大、呼神护卫、飞沙走石、除你武器、终了结束、咒立停、标记显现、火烤热辣辣、复制成双、人形显身、障碍重重、魂魄出窍、水火不侵、速速禁锢、火焰熊熊、金钟落地、摄神取念、倒挂金钟、移动、腿立僵停死、荧光闪烁、云咒撤回、移形幻影、诺克斯、一忘皆空、兰花盛开、收拾、佩斯奇皮克西 佩斯特诺米(无效咒语)、统统石化、给我指路、门托斯(使物体变成门钥匙)、闪回前咒、盔甲护身、统统加护、悄声细语、速速缩小、粉身碎骨、力松劲泄、恢复如初、麻瓜屏蔽、咧嘴呼啦啦、滑稽滑稽、平安镇守、清理一新、神锋无影、乌龙出洞、无声无息、声音洪亮、昏昏倒地、塔郎泰拉舞、旋风扫净、不可标绘、瓦迪瓦西、羽加迪姆勒维奥萨 (漂浮咒)、滑道平平、幻形石板、闭耳塞听、锁舌封喉、万弹齐发、尸骨再现、愈合如初、降敌陷阱、XX飞来(在飞来前加上物品)
- 魔法药剂
- 职业称谓
- 游戏活动
高布石游戏:类似弹子球的魔法游戏,石头会喷出很臭的液体溅到输者脸上
魁地奇:魔法界最热门的游戏
巫师棋:规则和国际象棋类似,但可以用语言控制棋子,棋子可以互相打斗
室内乐: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邓布利多最爱
十柱滚木球戏:邓布利多最爱
- 课程学科
- 神奇生物
妖精、马人、狼人、夜骐、人鱼、凤凰、独角兽、家养小精灵、摄魂怪、挪威脊背龙、中国火球龙、瑞典短鼻龙、匈牙利树蜂龙、威尔士绿龙、鹰头马身有翼兽、火螃蟹、人头狮身龙尾兽、炸尾螺、弗洛伯毛虫、打人柳、曼德拉草、媚娃、食尸鬼、爱尔兰小矮妖、地精
- 地点
国王十字车站、魔法部、禁止滥用魔法司、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破釜酒吧、傲罗指挥部、神秘事务司、咿啦猫头鹰商店、丽痕书店、古灵阁巫师银行、翻倒巷、对角巷、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阿兹卡班监狱、布斯巴顿魔法学校、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密室、霍格莫德村、三把扫帚酒吧、猪头酒吧、蜂蜜公爵糖果店、有求必应屋、尖叫棚屋、公共休息室、禁林、陋居、戈德里克山谷、格里莫广场12号
- 食物饮料

地点
(7张)
哈利·波特魔杖设定
哈利:十一英寸,冬青木,凤凰羽毛(与伏地魔的魔杖是孪生杖芯,都是出自邓布利多教授的凤凰福克斯的羽毛),曾折断,后用老魔杖修好。后来在马尔福庄园中因搏斗取胜而获得了德拉科的魔杖。也用过老魔杖,是老魔杖的最终主人
赫敏:是用葡萄藤木,杖芯为龙的心腱,12英寸
罗恩(旧):用查利用过的有点破损的旧魔杖,里面的独角兽毛能从末端露出来。在打人柳处几乎被折断,后来不得不用透明胶修补,导致魔力反弹使得吉德罗·洛哈特失忆
罗恩(新):十四英寸,柳木,独角兽毛
詹姆·波特:十一英寸,桃花心木,内芯不详
莉莉·波特:十又四分之一英寸,柳木。龙心脏腱索
莱姆斯·约翰·卢平:十二英寸,樱桃木,麒麟羽毛
纳威(旧):是他父亲的旧魔杖,材料不详
纳威(新):樱桃木,独角兽毛,尺寸不详。是奥利凡德卖的最后几把魔杖之一
秋·张:檀木制成,大约9英寸,杖芯不详
塞德里克:十二又四分之一英寸,黄岑木,独角兽毛,很有弹性
芙蓉:九又二分之一英寸,黄檀木,杖芯是她奶奶的一根头发,不可弯曲
克鲁姆:十又四分之一英寸,鹅耳枥,龙心弦,坚硬,比大多数魔杖都粗
海格:十六英寸,橡木,内芯不详。后来被撅断。不过他利用断掉的魔杖制成了一把花伞,一直在用
邓布利多:老魔杖,接骨木和夜骐尾羽,尺寸不详。是一根战无不胜的魔杖,三件死亡圣器之一,后来哈利用老魔杖修好了自己的魔杖
伏地魔:十三又二分之一英寸,紫杉木,杖芯也是凤凰羽毛(福克斯尾羽)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胡桃木和龙的神经,十二又四分之三英寸,不易弯曲
卢修斯·马尔福:榆木,龙的神经,尺寸不详(后被伏地魔利用,下场可怜)
德拉科·马尔福:十英寸,山楂木,独角兽毛,弹性尚可。在丢失了自己的那根魔杖后,用了他的妈妈的魔杖
小矮星彼得(新魔杖):栗木和龙的神经,九又四分之一英寸,质地坚脆(奥利凡德被绑架后被迫制造)
斯内普:十三又二分之一英寸长,桦木,杖芯不详
哈利·波特作者简介
编辑1989年,24岁的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2010年,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拍摄完成。
2014年12月上旬,罗琳在邮件中公布,2014年圣诞期间从2014月12日起,她在格林威治时间每天下午13时,通过Pottermore发布1个新的“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小故事,共有12个。[20]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罗琳新写《哈利-波特》故事 马尔福成主角 .新浪网.2014-12-06[引用日期2014-12-6]
- 2. 《哈利·波特》中文彩色插画版将于年底推出 .网易新闻.15/0731[引用日期2015-08-1]
- 3. 《哈利波特》故事梗概I .东方网[引用日期2014-01-27]
- 4. 《哈利波特》故事梗概II .东方网[引用日期2014-01-27]
- 5.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人民网.2003年09月24日[引用日期2014-01-27]
- 6.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剧情详介绍 .硅谷动力网.2010年11月15日[引用日期2014-01-27]
- 7. 罗琳写 .新浪网.2014-07-08[引用日期2014-07-9]
- 8. 罗琳将发布新《哈利·波特》故事 马尔福成主角 .网易新闻.14/1212[引用日期2014-12-12]
- 9. J·K·罗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10. J·K·罗琳.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11. J·K·罗琳.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12. J·K·罗琳.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 13. J·K·罗琳.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14. J·K·罗琳.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15. 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 16. 昂山素季:我的勇气来自《哈利波特》 .观察者.2013-02-03[引用日期2014-01-27]
- 17. 浅析《哈利·波特》小说中童话与现实结合的创作艺术 张思齐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 18. 《哈利·波特》研究综述 姜淑芹,Jiang Shu-qin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期
- 19. 哈利波特英文版出版社官方网站 .Bloomsbury Publishing[引用日期2013-11-5]
- 20. 罗琳将发布新《哈利·波特》故事 马尔福成主角 .网易新闻.14/1212[引用日期2016-04-6]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