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文所属语系
编辑希伯来文简介
[EN] Hebrew
希伯来文分支
按地区,我们可以将闪米特语分成三支:
A. 东闪米特语(East Semitic)
B. 西北闪米特语(Northwest Semitic)
C. 西南闪米特语(Southwest Semitic)
其中西北闪米特语(Northwest Semitic):分为两支:
1. 亚兰语(Aramaic)
2.迦南闪米特语(Canaanite)
(a)摩押(Moabic)
(b)腓利基(Phoenician)
(c)希伯来语(Hebrew)
(d)乌加列语(Ugaritic)
希伯来文语言特点
编辑希伯来文希伯来语缺乏形容词
他们在描写的过程中就用比喻的方式,比如:你的爱情比酒更美;你的唇好像一条朱红线;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
在叙事的情景里,他们就用更简单的方式,比如: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这样,很象一个人把随手摘下的一个苹果、一片树叶或者一束鲜花不声不响地递给你。他们的文字习惯和他们的建筑习惯非常相似。以色列人筑祭坛不允在筑坛的石头上动一点点工具。
希伯来语虽然简单,但用起来却要十分谨慎,据说一个小点也是一个字。这可能是为了使语言文字在运行中保持自然、纯朴、神圣。
希伯来语“sabra”意为“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是犹太人的民族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属于中东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的一个分支,没有元音字母,只有22个辅音字母,其文字从右往左书写。许多文学作品和文献是用这种语言创造出来的,今日则主要保留在《圣经》、死海古卷和大量犹太教法典及文献之中。
希伯来文语音与文字
希伯来语共有22个字母,他们皆为辅音字母。但事实上,任何一门用口表述的语言,若没有元音,根本就不可能藉声带发出声音来,希伯来语自然也不例外。希伯来语的元音就用加在字母上的符号表示。希伯来语除了22个字母外,还有词尾发生形状变化的5个字母。希伯来文的行文和阿拉伯文相同,都是从右到左书写。
希伯来文希伯来语拼写规则
希伯来语共有二十二个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拼写的时候用四个辅音字母Alef, He, Vav, Yud当作元音来拼写单词,也就是说这四个辅音字母Alef, He, Vav, Yud身兼两职,既做辅音字母又做元音字母,这四个字母也同样可以互相组合成为复合元音。现代的希伯来语拼写是相当规则和准确的。
希伯来文起源传播
编辑希伯来文起源
希伯来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或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为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重新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犹太西班牙语和意第绪语(或称为“依地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交流语),以色列建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目前(2004年)使用人口约510万,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希伯来文传播
犹太人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后代分为两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民族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依地文”;在中国的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逐渐和回族混淆。因为他们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国家受到歧视,不得拥有土地,只好经商,逐渐积累商业经验,基督教徒不允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从事信贷活动,逐渐成为欧洲的着名商人和银行家,更为低层平民所憎恶,不时发生打击犹太人事件。终于导致在希特勒德国发生迫害、消灭整个民族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大量移居美国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重新人为恢复希伯来语,导致和当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斗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希伯来文复活记
编辑希伯来文概述
公元前70年,罗马人毁掉了犹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各地。他们使用寄居国的语言,致使希伯来语作为口语逐渐消失(但作为书面语继续存在)。
19世纪后半叶,有一个犹太人决心复活希伯来语。他是立陶宛犹太青年埃里泽·本·耶胡达。1879年,耶胡达发表论文《事关大局的问题》,认为在现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压力下,犹太民族作为一个**民族而生存面临大问题,而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家园,是犹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民族延续和民族复兴,犹太人必须重说希伯来语。
耶胡达决心在与其他犹太人交往时只说希伯来语。他的第一个孩子成了近2000 年来第一个把希伯来语当做母语来说的孩子。1884年,他开始编辑一份周报,进一步宣传他的思想;同时,为了证明古语能够新生,供现代社会使用,他着手编纂一部字典,并积极扩展词汇量。1890年12月,他组建了一个希伯来语委员会(即今希伯来语研究院)以发展这项事业。
后来,耶胡达找到了一些愿意实践他语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仅要求他们积极使用希伯来语,还坚持要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当做母语来学。不错,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学校都讲授希伯来语,但是仅作为一种了解宗教和经书的古语来讲授。所以,耶胡达的要求对于祖居圣地的犹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来说,影响甚微。不过,年轻的移民们急于开创一种崭新的生活,许多人乐于让孩子去学这种未曾实践过的语言。
希伯来文复活
在这个萌芽的教育体系中,建立希伯来语的尝试所遇到的困难不难想像,正如当时的老师所言:“气氛浓重压抑。难以想像和描述第一颗种子是怎么种下去的。我们像哑巴,结结巴巴的,要手和眼来帮忙。”
经过艰苦的摸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勒斯坦地区全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中小学和专业学校已达64所。
终于,入学的儿童把自己看成了希伯来语事业的拥护和保卫者。曾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人从一个小女孩手中抢走一个布娃娃。才上学一个月的女孩吃了一惊,抓住那人的衣袖,用希伯来语叫道:“还给我!还给我!”那人装作听不懂,要女孩说意第绪语,但女孩坚持说希伯来语,宁可因此失去布娃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犹太人慈善机构出资在海法市筹建一所技术学院(即后来的海法理工大学)。规划者认为,由于德语是国际公认的语言,新学院中讲课要用德语。消息披露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举行了一系列的示威、罢工、罢课和抗议集会,开学典礼被迫推迟。
同样,其他学校也开始用希伯来语讲授全部课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技术学院以希伯莱语为唯一授课语言;第一代说希伯来语的家庭也出现了。1925年,希伯来大学的创办成了全民族的大事。
据1916-1917年间统计,巴勒斯坦地区8.5万犹太人中有3.4万人把希伯来语当做第一用语或日常用语。有意义的是,其中农业定居村和特拉维夫市75%的儿童及33%的成年人说希伯来语。希伯来语的延续得到了保证。
1923年9月29日,英国托管当局承认了希伯来语的地位:“阿拉伯语、英语和希伯来语为该地区的官方语言。”
虽然希伯来语在1948年5月以色列国建立前后还经受了多次挑战,移民数往往超过了原有居民数,然而希伯来语作为存活语言的地位从未动摇。
希伯来文相关奇迹
编辑随着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来语灭亡了两千年,但以色列建国后,希伯来语人为地复活。这在世界语言历史上是属于绝无仅有的奇迹。今天的希伯来语,和两千年前的希伯来语是相通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卫王的年代,现代的以色列人可以听懂两千年前人们的对话。现代的言语能够做到与两千年前的语言相通这在世界上也是属于绝无仅有的奇迹。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