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形态特征
编辑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体长42-48厘米,鸟体为绿色,喉咙、胸部和腹部为黄绿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蓝黑色;头顶深绿色,头部两侧和颈部为玫瑰红色,下颏和脸颊下方有一圈黑色的环状羽毛;背部上方为黄色,并带有点蓝灰色,背部下方浅蓝色;翅膀内侧覆羽黄色;尾巴上方和内侧覆羽、大腿的羽毛均为浅绿色;中间尾羽为蓝色,尖端颜色较浅;上鸟喙红色,下鸟喙黑棕色;虹膜黄白色。雌鸟颈部为绿色,脸颊下方的环状羽毛为绿色,脸颊上方为深橘红色,尾羽较短,上下鸟喙均为黑棕色。幼鸟头部大部分为绿色,仅点缀的散布些桔红色;年幼的雄鸟背部下方会出现少许蓝色;尾羽较短;上下鸟喙均为棕色,有些年幼的雄鸟上喙会出现一点红色;幼鸟需要30个月才能长到和成鸟相同的羽色。
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生活习性
编辑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红树林区、沼泽区、雨林边缘、次要林区、部分被开垦的地区、棕榈园区;偶尔也会前往市郊,在公园或者花园的高大树木上休憩。通常至多组成20只左右的群体,可能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有时候也会和当地另外一种蓝腰鹦鹉一起在树顶觅食。平时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处,会不停的移动觅食,会先快速地爬到树枝上,然后再飞往隔壁的树上,叫声相当吵杂,在很远就可以听见;在清晨日出后立刻就会出发觅食,大多在树木的高处活动,下午仍旧会继续觅食,直到天色昏暗他们才会飞回栖息的树木上过夜。
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繁殖方式
编辑繁殖期2-7月,大多会将巢筑在空心树干或是枯死树洞内;一次产4-5枚卵,孵化期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周,幼鸟在离巢後14天可以独立。人工饲养应该注意,长尾鹦鹉的雌鸟非常强势,时常发生将雄鸟咬伤甚至咬死的情况,因此需要循序渐近的配对,如果发现雌鸟攻击雄鸟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将雄鸟取出。[2]
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分布范围
编辑分布于尼科巴群岛。[2]
长尾鹦鹉尼科巴亚种保护等级
编辑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3]
- 参考资料
-
- 1. Long-tailed Parakeet .Psittacula longicauda[引用日期2014-02-24]
- 2. Long-tailed Parakeets .Avian Web [引用日期2014-02-24]
- 3. Psittacula longicauda .The IUCN Red List.2013-01 [引用日期2014-02-24]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