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商都(郑州市别称)一般指郑州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截至2013年9月底,郑州市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另设省级新区郑州新区(含郑东新区) 、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级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 其中郑州都市区规划面积1700平方公里、郑州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郑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9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郑州各区、市、县辖153个街道乡镇,其中76个街道办事处、65个镇、12个乡。郑州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中原中路233号。人口密度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仅次于广州。
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勘察芦汉铁路时,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现代的发展进程。
郑州地铁,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由8条线路组成,第二步规划共17条线路,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完善3个建设阶段,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
1956年建立郑州航站,1997年8月28日,由省、市政府和民航总局联合投资新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CGO),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是国家民航总局定位的中国八大航空枢纽港之一。
郑州市在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原辅材料、有色金属、食品、煤炭、卷烟等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产业为工业主导产业。[21]
郑州以金融,信息咨询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有众多银行、证券、保险、期货机构。郑州被确立为中部地区金融中心之一,总部在郑州的金融机构有郑州银行、中原证券,工行河南省分行、建行河南省分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在郑州的营业机构总数超过500家。另有外资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在郑州设立营业机构。郑东新区截止2012年8月已入驻金融机构118家。
围绕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和高新区3个市级商业中心打造百亿级商圈,其中郑东新区商圈壮大丹尼斯7天地、郑州粮食交易市场规模,推进绿地新客站广场等项目和五星级酒店建设,力争2013年销售额超百亿元。
郑州市的公园主要有郑州人民公园、世纪欢乐园、郑州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紫荆山公园、文博广场,郑州儿童乐园、碧沙岗公园,郑州动物园、郑州植物园、郑州海洋馆、金鹭鸵鸟园、五一公园、中州大道森林公园、西流湖公园、郑州之林公园、郑州月季公园、红白花公园等。[26-27]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赛事定于每年春季3月底到4月初适时举行,从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到2012年迎来6岁的生日。从首届5600人参赛到2012年第六届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32000多人参赛,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稚嫩到成熟的精彩蜕变。[29]
1915年,马超然兄弟在郑州大同路东头路南开办了文亦可印刷所,是为郑州最早的印刷所。
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东大街文庙西一带创建东里书院。1904年根据河南省兴学诏令,郑州知州饶拜飏在东里书院创办郑州官立高等小学堂,这是郑州第一所新式小学堂。
位于郑州的河南博物院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院,是展示中原历史古文明的重要场所,黄河郑州段以“悬、浊、荡、阔”为特点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河南豫剧在郑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南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在本地有较高的收视率。也是中国街舞圣地,因此,郑州的文化主要体现为黄河文化、商都文化、拜祖文化、街舞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拜黄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和汉代的《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1992年新郑市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一届“炎黄文化旅游节”,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大典被中国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时节,台上古乐喧天,丝弦阵阵,台下游人如痴如醉。加之杂耍、民间工艺品,各种名优小吃缤纷上市,更给城隍庙平添不少光彩。解放后,政府又拨款对其进行整修,并重塑城隍金身,终使这座有着五百年“庙龄”的古建筑群,再获新生。[38]
郑州处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文物资源众多,有拥有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潘安故里在内的遗址遗迹达10000余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9处,文物数量和规模居中国城市前列。其中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共8处11项:观星台(最早的天文建筑)、中岳庙(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东汉三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岳寺塔、嵩山·少林寺建筑(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十方禅院),威震海内外的中国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41]
郑州人才辈出,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战国早期道家名师列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战国末年水利家郑国,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散文家的韩非子,汉文帝刘恒[48]
,东汉名臣杜密,西晋着名文学家潘安,唐代画家、文学家郑虔,唐代伟大诗人、诗圣杜甫,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唐代着名诗人李商隐,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等。
天地之中
,
古都
,
中原经济区
,
中原
,
中华
声明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冷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也是历史上着名商埠,至今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郑州价格”一直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1]
郑州历史沿革
编辑郑州五帝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生于有熊(今新郑),定都于轩辕之丘(今新郑)。新密市李家沟遗址,距今约10500年至8600年,出土遗物揭示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历史。在新郑市裴李岗发现的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人民已开始饲养家畜并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活动,原始农业生产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是中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距今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着名的古人类活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遗址中许多保存完好的房基,以其独特的“木骨整塑”的建筑工序和施工方法,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郑州夏商周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夏朝的元老人物禹建都于登封阳城王城岗,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河和颍河上游一带以及山西南部是夏人的活动中心。
商部落从君主契开始至商汤共迁徙8次,公元前1675年,商汤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攻占夏朝国都封丘,灭掉夏桀,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汤建都亳(今商丘),商朝第十任君主中丁迁于隞(今郑州商城)。[7-8]
现存的郑州商城遗址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城垣呈长方形,外城城垣呈圆形围绕着内城。其“外圆内方”的城郭布局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的规模亦超过中东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和亚述城,以及印度恒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
郑州春秋至南北朝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新郑。
公元前230年,秦军灭韩。
新郑做为郑国和韩国国都达500年之久。
秦汉时期,今郑州地域以荥阳为中心,因处交通和运河要道,经济日趋繁荣。秦代,郑州境内始置荥阳县、巩县和京县,属于三川郡;新郑县、苑陵县、阳城县属颍川郡。西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又置密县、成皋等县,并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
西汉时期,巩义和荥阳成为国内重要的冶铁基地,荥阳在汉代设有铁官,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发掘出的大型炼钢高炉炉基和球墨铸铁遗物,反映了汉代已达到最高的黑金属冶铸技术水平。东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故市、中牟两个侯国合并为中牟县。
郑州隋代至清代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为郑州。开皇十六年(596年)从郑州分出管州。唐初武德四年(621年),从郑州分出管城。贞观七年(633年)郑州从武牢移治管城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郑州为荥阳郡,仍治管城县。开明元年(619年),太尉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郑国。
郑州近现代
1913年,郑州被撤销市制改为郑县,但依旧保留市级规模。
1920年,河南省议会通过了在郑县设立商埠的议案。
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在郑县发起。
1923年3月,北洋政府正式下文将郑县开辟为商埠,在郑县设立商埠督办公署。
1927年,上海《旅行杂志》把郑州(县)称为华北大都会。
1928年,冯玉祥将郑县改为郑州市。
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设置郑州市。
1953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经济中心。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6]
郑州地理环境
编辑郑州位置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郑州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10]
郑州气候

美丽郑州正在起航
(13张)
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每年3月27日,终止于5月20日,历时55天;夏季开始于5月21日,终止于9月7日,历时110天;秋季开始于9月8日,终止于11月9日,历时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为冬季,长达137天。[10]
郑州水文
郑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黄河水从邙山干渠流入西流湖,经过柿园水厂的提灌站,将水提升至尖岗水库。郑州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
郑州市境内的汜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汜水河分为两支,东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五指岭北坡,西支发源于新密市尖山乡巩密关村以北五指岭东牛旦山,汜水河上游东支建有仙鹤湖水库,西支建有峡峪水库。枯河古称“旃然河”。金水河为西南至东北流向,金水经郭家嘴水库和帝湖水库(原金海水库)进入郑州市区。郑州市区的主要河流有:索须河、魏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等[10]
郑州行政区划
编辑
郑州行政区划图
(5张)
郑州设有8个管委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正厅级)、郑州新区管委会(正厅级)、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郑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郑州火车站地区管委会、郑州黄河生态区管委会)。[11-13]
区划代码 | 区划名称 | 面积 (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
410100 | 郑州市 | 7532.56 | 中原区 | 450000 |
410102 | 中原区 | 197.34 | 建设路街道 | 450000 |
410103 | 二七区 | 154.12 | 淮河路街道 | 450000 |
410104 | 管城回族区 | 196.52 | 北下街街道 | 450000 |
410105 | 金水区 | 240.34 | 东风路街道 | 450000 |
410106 | 上街区 | 60.43 | 济源路街道 | 450000 |
410108 | 惠济区 | 227.34 | 新城街道 | 450000 |
410122 | 中牟县 | 1396.83 | 广惠街道 | 451400 |
410181 | 巩义市 | 1051.97 | 紫荆路街道 | 451200 |
410182 | 荥阳市 | 911.78 | 索河街道 | 450100 |
410183 | 新密市 | 998.16 | 青屏街街道 | 452300 |
410184 | 新郑市 | 886.72 | 新华路街道 | 451100 |
410185 | 登封市 | 1211.02 | 嵩阳街道 | 452400 |
郑州自然资源
编辑郑州市有较大河流5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2000年郑州市地表水资源总量是6.06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1.601亿立方米,郑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39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水资源总量为18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15立方米,相当于河南人均的1/2,中国人均的1/10。
郑州市是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城市,1996年郑州市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面积456274.2公顷,占郑州市土地面积的60.57%,耕地面积338024.0公顷,人均0.056公顷。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郑州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煤炭总储量50亿吨,居河南省第一位;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0%;铝土储量1亿余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中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10]
郑州人口
编辑1949年到1959年,郑州人口持续增长形成了近代郑州人口的第一次生育高峰。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当时中共中央政策影响,造成了人口非正常死亡,郑州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人口负增长。
由1950年的219.2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08.22万人,增加了486.99万人,增长率为223%。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常住人口为8,626,505人,同200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967,505人,增长29.55%,男女性别比由107.65:100下降为105.17:100 。郑州远景规划到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1500万以上。
市辖区 | 中原区 | 二七区 | 管城区 | 金水区 | 上街区 | 惠济区 |
---|---|---|---|---|---|---|
常住人口 | 90
| 71
| 66
| 158
| 13
| 27
|
户籍人口 | 64
| 52
| 37
| 88
| 11
| 17
|
市、县 | 巩义市 | 荥阳市 | 新密市 | 新郑市 | 登封市 | 中牟县 |
---|---|---|---|---|---|---|
常住人口 | 81
| 61
| 79
| 76
| 67
| 73 |
户籍人口 | 80
| 63
| 85
| 66
| 66
| 75 |
郑州市2013年末总人口919.1万人,比2012年增长1.8%;其中女性人口445.3万人,增长1.5%;男性人口473.8万人,增长2%。城镇人口616.5万人,增长3%;乡村人口302.6万人,下降0.6%。郑州市全年出生人口9万人,增长3.4%;人口出生率9.91‰。死亡人口3.9万人,增长1.8%;死亡率4.31‰。全年净增人口5.1万人,增长4.7%;人口自然增长率5.60‰。[15]
姓氏方面,据2006年中国公安部门对郑州市市区的公民身份信息数据进行统计研究表明,本市户籍人口中最大的姓氏为王姓,共有235,036人,郑州市新排名前10位的姓氏依次为王姓、李姓、张姓、刘姓、赵姓、陈姓、杨姓、郭姓、孙姓、马姓。
郑州居民以汉族为主,截止2010年,汉族人口占郑州市常住人口的98.80%,少数民族占1.2%。少数民族则以回族为主,截止2009年,郑州的回族人口达12.7万之多。另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等47个少数民族。[12]
郑州政治
编辑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38人,其构成是:主任1人,副主任8人,秘书长1人,委员28人。主任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副主任、秘书长协助主任工作;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组成主任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16]
市委
市委书记:吴天君[16]
政府
市 长:马懿
郑州交通
编辑
郑东新区
(21张)
郑州有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郑州邮政电信业务量位居中国前列。国家铁路货运中心,国家公路物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中心,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等工程促使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
郑州铁路
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郑西高铁、郑徐高铁、郑渝高铁(京昆高铁)、郑合高铁(京福高铁)多方交汇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货运东站,以及亚洲唯一运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
特等站、高铁大型枢纽站:郑州东站
郑州公路
高速公路干线:京港澳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郑州绕城高速公路、郑少高速公路、郑民高速公路、郑尧高速公路、商登高速公路、永登高速公路、机西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郑焦晋高速公路、焦桐高速公路、郑青高速公路等。
公交车:郑州市内约有400余条公交线路,有城际公交、城市公交、都市区公交和旅游公交四种公交类型,到达城区各处。郑州至开封、焦作、许昌、新乡多个地市开通了城际公交线路。由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郑州交通产业服务中心、郑州交通信息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郑州新公路客运站建筑容量约10万平方米。
BRT:郑州快速公交于2009年6月份投入运营。
郑州地铁

郑州地铁
(8张)
2013年12月26日郑州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营,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中部六省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规划到2020年,郑州地铁线网总规模达到202.35公里。
郑州航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11张)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意见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郑州建设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同时中国民航局把新郑国际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17]
2011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工程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
郑州经济
编辑郑州指标
1992年郑州跻身中国综合实力50强。2008年郑州将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确立为三大战略支撑产业,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2011年,郑州市经济总量进入中国20强,2011年郑州市完成生产总值4912.7亿元,位列中国大中城市第20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中国省会城市第18位,地级以上城市65位;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达到502.3亿元,名列中国大中城市第1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7.1亿元,名列中国大中城市第19位。[19]
2013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01.90亿元,年均增长12.1%,总量居河南省第一位、中西部第三位。地方财政总收入1116亿元,年均增长1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3.6亿元,年均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4400亿元,年均增长23.8%;进出口总额422亿美元,年均增长76.1%,占河南省总量7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6亿元,年均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9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13.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1缩小到1.9︰1。[20]
年份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
GDP(亿元) | 1375 | 1650 | 2001.5 | 2421.2 | 3004 | 3300 | 4000 | 4912.7 | 5547 | 6202 | 6783[5] |
郑州工业

郑州风景
(9张)
郑州纺织业起始于19世纪初,1920年郑州第一个近代纺织企业“郑州豫丰纱厂”创办投产,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把郑州作为发展纺织工业的重点城市之一。至1992年,郑州的棉纱产量占河南省总量的五分之一。2009年9月郑州二七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了"中国女裤名城"。
郑州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中国一半左右。机械工业拥有亚洲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中原环保。郑州宇通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客车生产企业。郑州速冻食品企业如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等占据高端市场,中国第四大啤酒生产商金星啤酒,中国三强方便面生产商白象食品集团。2010年8月2日,鸿海科技集团旗下的富士康落户郑州,并且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进驻郑州。2011年7月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第445位的排名入围世界500强“俱乐部”。[22]
郑州金融业

郑州商品交易所
(6张)
郑州市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商贸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商品交易所,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中西部唯一一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其期货产品如郑州白糖等,是国际市场核心价格指导价之一,并已经与印度美国等交易所达成合作协议。2010年累计成交额为61万亿元。[23]
郑州服务业
郑州既有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优势,批发零售贸易业辐射周边区域,同时以物流、会展、信息、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郑州每年都举办众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展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郑东新区中心商务区,市内另有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等会展场所,2010年郑州市获得“中国十大品牌会展城市”奖。德化街等是郑州传统的商业街道,90年初以亚细亚为代表的大型商场引领了中国新的商业模式。[19]
以郑州火车站商业圈为代表的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等批发市场,是中国承接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窗口,以郑州陈寨为核心的农产品和花卉物流中心,其价格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区域相关产品价格。至2010年年末,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大行业占郑州服务业的比重最大。在商圈建设方面,郑州市计划规划建设千亿级商圈、百亿级商圈和区域便民商圈,形成1个核心商圈、3个市级商圈和18个片区便民商圈层级发展格局。

时尚郑州
(7张)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务院将郑州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努力将郑州建设为引领中原、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化航空大都市。它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中部地区首家国家级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24-25]
郑州知名企业
郑州知名企业 | ||
---|---|---|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 中国长城铝业
| |
隧道装备
| ||
黄河旋风
| 郑煤机
| 郑纺机
|
豫联集团 | 中原环保 | 新开普电子 |
郑煤集团 | 雪城科技 | 中原油气 |
华威水工机电 | 中孚实业 | 郑州燃气 |
汉威电子 | 思达高科 | 中机四建 |
河南电力
| 明泰铝业
| |
鑫苑地产
| 嵩岳集团
| 豫金刚石
|
威科姆科技
| 新天科技
| |
思维自动化设备 | 仕佳通信 | 日立信 |
鼎盛工程 | 中原证券 | 华南医电科技 |
郑州航天电子 | 炜盛电子 | 恒星科技 |
中原物流
| ||
白象食品
| ||
国华食品 | 天方集团 | 索凌电器 |
中原高速 | 太龙药业 | 东陆高科 |
黄金叶 | 金谷实业 | 春泉暖通 |
永通特钢 | 江河重工 | 恒天重工 |
灵佑药业 | 永和制药 | 环科药业 |
郑州社会
编辑郑州公园

郑州人民公园
(9张)
郑州绿化
郑州体育
自1985年以来,郑州市先后举办了中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首届、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等体育赛事。郑州着名运动员有邓亚萍、孙甜甜、巫兰英、牛安林、赵阳阳等。

大型节会
(3张)
郑州传媒

中原福塔
(5张)
1916年9月15日,郑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郑州日报》诞生。除了《郑州日报》外,郑州较有影响力的报纸还有《郑州晚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等。较有出名的网媒有大河网、中原网、大豫商网、河南网等。
郑州电视台是郑州市第二大电视传播媒体,下属6个频道。
郑州教育
编辑
郑州的大学图集
(23张)
1906年郑州知州叶济因为州制改升始设郑州官立中学堂,是郑州第一所新式中学堂。同年郑州还在官立中学堂内附设郑州师范传习所、并创办了郑州京汉铁路实业学校。郑州目前有东、西、南、北四个大学城,全市有本、专科院校近48所,有在校生约61万人。
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2011年入住师生突破15万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河南教育学院等十几所高校新校区沿龙子湖呈环状分布。[31]
郑州普通教育
郑州高等教育
学校
| 主管部门
| 编制等级
| 备注
|
---|---|---|---|
总参谋部
| 正军级 |
学校名称
| 成立时间
| 层次 | 备注
|
---|---|---|---|
1956年
| 博士 | 211工程、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 |
河南工业大学 | 1956年 | 博士 | 2011计划、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1912年
| 博士 | 2011计划、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1951年
| 博士 | 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计划高校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958年 | 博士 | 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1977年
| 硕士 | 省部共建、卓越计划高校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1983年 | 硕士 | |
1955年
| 硕士 |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1949年
| 硕士 | |
1954年
| 本科 | ||
1949年
| 本科 | ||
1952年
| 本科 | ||
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筹)
| 本科 |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1957年 | 本科 | |
铁道警察学院 | 1950年 | 本科 | 公安部直属 |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 | 本科 | ||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 本科 | 独立学院 | |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 | 本科 | 独立学院 | |
黄河科技学院 | 本科 | 民办 | |
郑州科技学院 | 本科 | 民办 |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 本科 | 民办 | |
郑州华信学院 | 本科 | 民办 | |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 本科 | 民办 |
郑州文化
编辑
天地之中 中国郑州
(14张)
郑州城市精神
郑州精神为“博大、开放、创新、和谐”。
“博大”,是指郑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开放”,是指郑州城市的鲜明个性和城市品牌。
“创新”,是对郑州市历史、现实精神面貌的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现。
郑州戏曲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传统的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十多个地方剧种,几百年来戏曲一直都是郑州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老百姓的生活起着伦理教育和审美娱乐作用。省会郑州的戏曲氛围在河南省外其他城市很难见到,20世纪初,郑州火车站附近的老坟岗汇聚了坠子、相声、评书、戏法、戏曲和拉洋片的艺人,如今郑州市内各大公园和文化宫成为戏曲爱好者的乐园。
中国豫剧艺术节是中国豫剧界精品荟萃、名角云集的国家级艺术盛会。艺术节的宗旨是展示优秀豫剧作品汇演,汇集尖子人才,交流艺术经验,吸引群众参与,促进豫剧事业的繁荣。节庆时间:9月中旬至下旬 节庆地点:河南艺术大剧院。[33]
郑州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的中原官话,指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通行的地方方言。说标准郑州话的人大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生的或当时随家长来郑的幼童。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随着转移到郑州,大批开封人员随机关来郑。省会迁郑之前,开封话代表着“河南的官话”。省会迁郑后,开封人员来郑,开封话成为郑州话形成的语音基础。[34]
郑州节会
郑州月季花会是一个以月季为主题的节会。1983年3月2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将月季定为郑州市花,并于1984年5月1日在碧沙岗公园举办了首届郑州月季花会。1995年到2004年郑州月季花会中断十年,自2007年起恢复举办,举办期间满城皆花。[35]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7张)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始办于1991年,郑州市每年9月1日—5日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和登封是武术节的主要场所。 武术节期间,将举办规模宏大、隆重热烈的迎宾仪式、大型文体表演、少林武术精英擂台赛、文艺演出、旅游观光等活动。[37]
中国郑州城隍庙庙会

中国郑州城隍庙庙会
(2张)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由《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个乐章组成。水乐,溪山坐禅、踏水行歌;木乐,少林木鱼功、风幡心动;风乐,寺院铃声、山岳风涛;光乐,塔林四季,轮回鼓声;石乐,松山石歌、圆满禅颂。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规模宏大,音画一体,近600人的禅武演绎,少林僧侣的现场唱诵,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39]
郑州宗教
少林寺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中华功夫的源头,位于郑州登封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嵩山·少林寺就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在嵩山·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片塔林,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高僧的葬地,计250余座,这是中国最大的塔林。
1983年,国务院确定少林寺为全国重点恢复宗教活动的佛教寺院。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包括少林寺在内的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0]
郑州旅游
编辑
旅游观光
(12张)
郑州景区
名胜古迹
| ||||
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AAAAA级景区)
| ||||
岳家大院
| 郑县城墙
| |||
遗址
| ||||
王彰墓遗址
| ||||
纪信庙
| ||||
毛泽东视察燕庄纪念亭
| 子产祠园
| |||
郑州绥靖公署遗址
| ||||
大法王寺
| 新密汉墓
| |||
旅游观光
| ||||
商业街区 | ||||
德化街 | 花园路
| 太康路
| 二七北路
| 健康路
|
金水路 | 人民路
| 文化路
| 纬一路
| 紫荆山路 |
科学大道 | 中原路
| [41-42] |
郑州饮食
郑州人以面食为主,有蒸馒头、摊煎饼、油炸的菜角,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郑州市的大街小巷。老字号“合记”的羊肉烩面独领风骚,然后是萧记三鲜烩面异军突起,并快速发展,二十年间成为郑州市餐饮的城市名片。[43]
郑州市长论坛
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以中国郑州为永久举办地。自2008起,每两年一届首届。第一届论坛于2008年6月10日至1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论坛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为目的,将搭建河南与国际旅游合作个平台,培育国际性旅游会展品牌,推动河南乃至中国入境旅游的长远发展,促进中国和世界城市旅游业的共同进步。
郑州友好城市
编辑国内友好城市:广州市、南京市、济南市、青岛市、西安市、长春市、宁波市、福州市、海口市、乌鲁木齐市、无锡市、连云港市、温州市、伊春市、鹤岗市。[44-45]
郑州城市荣誉
编辑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之一,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佳会展经营城市。[46-47]
郑州着名人物
编辑
轩辕黄帝故里
(9张)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郑州概览 .郑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9-24]
- 2. 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排名出炉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6-02-24]
- 3. 美丽的绿城——郑州 .中国广播网.2008-3-1[引用日期2014-06-11]
- 4. 郑州常住人口937.8万人居全省第二位 .郑州市统计局[引用日期2015-12-17]
- 5. 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简析 .郑州市统计局[引用日期2015-12-17]
- 6. 新型导弹驱逐舰郑州舰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 .中国新闻网.2013-12-26[引用日期2014-01-9]
- 7. 《竹书纪年》:〔一〇〕《纪年》曰: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案:影宋本及鲍刻本“嚣”皆作 “嚚”,《存真》始改为“嚣”。《订补》云:“案《史记.殷本纪》:‘帝仲丁迁于隞。’索隐云:‘隞亦作嚣。’《通鉴外纪》二:‘仲丁自亳迁都嚣’,即作 ‘嚣’。隞与嚣音近相通,嚣与嚚为字形之讹,此改作 ‘嚣’,是。”
- 8. 《殷本纪第三》:帝中丁迁于隞。◇集解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曰:“或云河南敖仓是也。”○索隐隞亦作“嚣”,并音敖字。□正义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 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2-10-21]
- 10. 郑州:区划地理资源气候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2-10-23]
- 11. 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设计方案通过评审 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面积约980平方公里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3-12-18]
- 12. 郑州迈入千万大都市 人口红利或将支撑楼市20年 .网易新闻.2013-11-13[引用日期2013-12-17]
- 13. 国务院批复郑州城市规划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12-18]
- 14. 中国郑州舰入列东海舰队 配自主研发武器装备 .凤凰网.2014-01-02[引用日期2014-01-9]
- 15. 郑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网易[引用日期2014-05-5]
- 16. 人大简介 .郑州人大[引用日期2013-12-25]
- 17.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3-12-18]
- 18. 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全国第一 开辟147条航线 .中部崛起网.2014-04-29[引用日期2014-05-2]
- 19. 海内外华人郑州寻商机 .中原网.2009-03-30 [引用日期2013-05-26]
- 20. 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4-03-25]
- 21. 郑州市推进工业主导产业培育成效 .河南省人民政府.2012-11-15[引用日期2013-05-26]
- 22. 郑州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金融稳步发展 .中国商业新闻网.2013-07-1[引用日期2013-07-1]
- 23. 郑州:中国铁路心脏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12-18]
- 24. 中原经济区规划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3-12-18]
- 25. 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正式起航 .中国民航局[引用日期2013-07-11]
- 26. 郑州将建27个公园 后年全部建成 .新浪河南[引用日期2013-12-25]
- 27. 郑州市区景点 郑州市公园有哪些 郑州市公园盘点 .商都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28. 2020年郑州将成为一座大森林 打造“绿色郑州” .腾讯大豫网[引用日期2013-07-11]
- 29. 郑开概况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引用日期2013-12-25]
- 30. 郑州教育概况 .郑州市教育局[引用日期2012-09-3]
- 31. 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为中原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撑(组图) .新民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2. 郑州精神:博大 开放 创新 和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2-9]
- 33. 第一届中国豫剧艺术节 .河南文化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4. 郑州方言 .郑州晚报[引用日期2012-09-17]
- 35. 中国月季展今日开展35城市月季花郑州斗艳(图) .中原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6.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介绍 .中新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7. 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10月举行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8. 郑州城隍庙会春节受市民热捧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39.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城市一起成长(图)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40. 寺院简介 .少林寺[引用日期2013-12-25]
- 41. 五一郑州旅游景点盘点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3-10-31]
- 42. 百名的哥免费畅游郑州数十家旅游景区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10-31]
- 43. 郑州烩面 .中原网[引用日期2013-12-25]
- 44. 郑州的友好城市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13-12-25]
- 45. 努力搭建“友好城市平台” .郑州日报[引用日期2013-12-25]
- 46. 中国八大古都之郑州 .光明网.2004-11-07[引用日期2013-06-4]
- 47. 郑州再次挺进中国十佳会展城市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7-15]
- 48. 《史记 外戚世家》: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