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滞胀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5:06
编辑 锁定
《远离滞胀》[1]  以研究当代经济为主线,以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面对今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两难”决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在对前人经济学理论的解读中,寻求破解之道;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对比中,发现各自优劣短长;在对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系统剖析中,谋求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书    名
远离滞胀
作    者
孟凡涛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5

远离滞胀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
远离滞胀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孟凡涛
出版时间
2013.05
ISBN
9787513616584
条形码
 

远离滞胀图书简介:

编辑
面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解决因私有经济引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然而,传统社会主义又有其自身无法克服弊端,一是在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时,劳动者工作积极不高,社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人们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问题。
凯恩斯在面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时,提出了国家干预主义。同样,实践证明,此路依然不通。在国家长期干预的情况下,货币长期超发,加之,私有资本的贪婪特性,由垄断造成生产相对过剩同样不可避免,使得危机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难以克服,进而导致“滞胀”的发生。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高利润、高投资、高增长、高积累,“四高”的中国发展模式是否可以继续,存在很大的问号。面对贫富分化、内需不足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等问题,宏观决策时常陷入“两难”之中,可持续发展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同样面临滞胀的危险。
面对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经济成份上和发展模式有所趋同,但是,在避免经济危机和面对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是有区别的,社会主义能够更好地避免和应对危机。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在社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拉动性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同时,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财政补助,提高社会的总体购买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相对过剩,社会消费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绝非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只能是延缓危机。社会主义避免和解决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政府服务对象不同,二是经济制度的不同,自然采取的措施和途径也有所不同。

远离滞胀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篇 滞胀之痛
第一章 工资、物价与奢侈品消费
第二章 凯恩斯与国家干预主义
第三章 滞胀之痛
第二篇 危机之源
第四章 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
第五章 亚当·斯密与市场经济
第六章 李斯特与贸易保护理论
第七章 马克思与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篇 变革之法
第八章 苏共的兴衰
第九章 东欧剧变
第十章 中国的崛起
第十一章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十二章 社会党与资本主义改良
第四篇 滞胀迷局
第十三章 投资与储蓄
第十四章 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
第十五章 两难决策与滞胀之忧
第五篇 远离滞胀
第十六章 货币、汇率与人币国际化
第十七章 社会公平与效率
第十八章 工资、利润与就业
第十九章 行业垄断与经济发展
第二十章 通货膨胀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一章 远离滞胀
第六篇 历史之势
第二十二章 经济趋同
第二十三章 企业微利
第二十四章 法礼社会

远离滞胀作者简介

编辑
孟凡涛,河南原阳人,1990年入伍,2007年转业。个人爱好,诗歌、哲学、政治经济学、发明等。诗歌创作以《宝岛神游》和《赞易》具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经管书籍 出版物 书籍